
近日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的2022年行政处罚公示信息显示,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因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及相关管理规定,被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处以罚款人民币1674万元,责令限期改正。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日期为2022年1月6日。

东亚银行(中国)方面媒体表示,该行一贯重视合规经营,对于上海人行在相关检查中所指出的问题高度重视,积极跟进,已根据监管要求悉数进行整改。东亚中国将不时审视营运,通过不断强化征信管理,进一步防范风险,保持稳健经营。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大额罚单的处罚案由是与信息采集有关联。而进入2022年,《征信业务管理办法》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征信领域的合规要求逐渐规范与严格化,金融机构也在逐步开始自查自纠,短期内或许有不少相关的监管罚单公开。
据了解,《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已经2021年9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2021年第9次行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央行方面介绍称,自2016年,央行便开始了《办法》的调研起草工作,成立专门起草工作组,先后到多家征信机构、金融机构进行现场调研。《办法》强调,征信机构采集信用信息,应当遵循“最少、必要”的原则,不得过度采集。
同时,《办法》要求,征信机构经营个人征信业务,应当制定采集个人信用信息方案,并就采集的数据项、与信用的相关度、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等事项向央行报备。
相关阅读: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被罚已经是东亚银行(中国)在过去不足8个月内收到的第二张千万级罚单,两张罚单合计被罚2794万元。
2021年5月17日,东亚银行(中国)因存在:
1、向房地产开发企业发放贷款未记入房地产开发贷款科目;
2、贷款支付及贷后管理不到位,导致房地产开发贷款部分资金被挪用;
3、信贷资金回流购买本行理财并质押开立银行承兑汇票;
4、定期存单质押比例不符合监管要求;
5、授信审查及授信后管理不到位,并造成内保外贷业务履约及垫款;
6、违规办理资金用途超出境外借款人正常经营范围的内保外贷业务;
7、违规发放个人商业用房按揭贷款;
8、违规发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
9、未对同业业务交易对手进行集中统一的名单制管理;
10、同业存款变相纳入一般性存款核算,虚增存款规模;
11、利用票据“卖断+买入返售+到期买断”交易模式转移规模;
12、提前扣划理财产品投资资金作为佣金收入;
13、衍生产品交易条款设计不合理;
14、董事及高管人员未经任职资格核准即履职;
15、未按照规定逐笔披露重大关联交易;
16、监管统计数据多次错报;
17、转嫁经营成本,评估费由借款人承担;
18、个别业务收费模式未实现息费分离等
多达18项违法违规事实被银保监会罚款11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