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小编写过一篇名为《你眼中的支付大佬 背后其实都背负着百万千万的债务……》的文章,其中提到:支付圈内几个全国知名的大佬一年到头跑银行贷款,每个背后都是背着几百万至上千万的贷款,每个月的利息都要好几万至几十万。
但支付圈有真大佬也有“伪大佬”,所谓“伪大佬”即那些交易量没多少,但却也背着不少贷款/债务的支付“大佬”。
一般来说,大佬们的这类贷款有两种,一种是为了改善家庭比如房贷、装修贷这种,还有的是为了业务,比如车贷、经营贷、分润贷等。
首先来说,支付行业除了操盘,本质上是不太需要太多资金的,哪怕一个新手创业,无非就是公司房租以及公司运营开支。而能成为“大佬”的不管他真假,手头总有一定的交易量的,哪怕只有20亿,30亿,每月还是能产生一些正收益的。毕竟不是每笔交易都处在上量期,也不是每个代理商都是平放政策,维持公司开支基本都是没问题的。
那为什么大佬运营过程会产生负债呢?要么挪了部分下游渠道的收益去做投资,而投资效益不及预期,导致资金紧张,要么就是没算清楚账的高额补贴以及过高的招待成本。
首先说说前者,比如前几年分润月结的时代,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很多“大佬”政策平放,分润T+30、T+60甚至T+90发放,无形中就产生了两三个月的分润资金流,拿这个钱买房或者投资新项目。如果房价一直涨或者项目正常推进大家相安无事,一旦不及预期,随着下面代理越来越少,总有一天资金会出现缺口。
除此之外,现在分润日结甚至秒结时代,很多支付公司都允许机构挪用代理商沉淀的分润资金,包括很多0成本创业平台逻辑也一样,交易量一旦下滑,代理商逐步退出,资金缺口形成,便会引发不少危机。
除了挪用资金做投资,很多“大佬”出现负债很有可能来自没算清楚账的高额补贴以及过高的代理商招待成本。
很多“大佬”核算成本补贴的时候账都是门清的,可货出去以后未必都是按照自己预期的节奏发展,比如台均达不到,伪激活过高等。哪怕10个代理中一个代理出问题,回本周期都要多延长一段时间。可实时情况下,敢问你拿高补贴的又有几个能让你安全赚到钱?所以本质高补贴就是个伪命题,只有极少的人能玩赢下游渠道。
再就一个过高的招待成本,这点很容易被大家忽略。支付行业本身就是薄利的行业,一个月交易量1亿的代理商,平均到一年每月能给你产生的利润不会超过2000块,可有些大佬为了撑门面动辄KTV会所大保健,有时一年还要搞两三场,就问你钱从哪来?而且交易量越大,能赚的利润越少;交易量越少,越希望你给他安排。不少“伪大佬”一年赚不了百八十万,这类开销可是一点都不少。
那么问题来了?挪钱投资收益未知,高额补贴风险潜藏,为了撑门面花天酒地,最后搞不好还要买好车撑场,请问“伪大佬”们还有几个钱?你跟着这些“伪大佬”混,难道不慌么?三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