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3天“抗阳”,小编算半个“杨康”了。据说这个时候不能大意,继续居家,不能吹风,不能劳累,否则极有可能“复阳”。
回归正题,最近支付圈关于偷数据的话题又热闹了起来,据多位自媒体同行爆料,X银旗下某操盘方的产品,客户交易6笔,商户后台显示的也是6笔,但计算分润的时候却只显示1笔,剩下的5笔不翼而飞。
除此之外,也有同行曝光了另一款产品,客户12月份交易量5笔,而后台仅显示2笔,有3笔不翼而飞,而且不显示的还都是大额交易。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谁在偷数据,偷数据赚的钱又流入了谁的口袋?
有知情人士向小编透露,目前偷数据的情况业内比较普遍,尤其是那些政策激进的产品(前期低结算,高返现那种)以及自备机产品,不能说100%偷吧,可以说是200%偷数据(开玩笑的说法)。
有些是支付公司直接下放给操盘方权限,中间拿好处费,有些则是操盘方自有系统开关,甚至下放到普通代理商手中。如果是后者,就很容易出现一种情况:每一级代理商偷个20%,只要偷两次,交易量就只剩(1-20%)*(1-20%)=64%了,如果偷三次呢,基本都不能看了。
至于为啥要偷数据,很明显是为了赚钱啊,有些操盘方交易量没做起来,但开发成本,运营成本都在,涨价也收不回,只能用这种自欺欺人的方式回本了,否则,不至于偷那么高的比例。回本了的操盘方就不偷么?当然也偷,这就要看操盘方的人品了。
当然了,偷数据后免不了要有代理商投诉,除了转接给操盘方去自己调解,有时支付公司管理层还可以从操盘方手中刮点油水。所以,偷数据的情况很多,但从未见到有代理商被处罚。
那么回到开头的问题,“偷数据”的钱都流到了谁的口袋?除了中小代理商,上游都有份呢……
最后,分享一个朋友圈看到的段子,祝各位“小洋人”早日康复,祝其他人保重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