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便捷多样的支付方式。无论是吃饭、看电影、网上购物,还是使用共享单车、缴纳水电费、话费充值,所有跟支付相关的流程都可以通过各种支付手段轻松完成。我们可以选择使用微信、支付宝,也可以选择现金支付,或者通过银行APP完成支付。甚至,我们还能通过跨境支付方式,购买到其他国家的优质商品。总之,支付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无处不在。难以想象,如果突然失去了这些支付方式,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本文将系统解读支付、支付账户、支付工具、支付组织及系统、支付产品等基础理论,帮助大家快速全面了解支付体系。
1.支付及相关基础概念
1.1. 支付的定义、发展及过程
本节将对支付的定义、发展及过程进行简要介绍,帮助大家先整体认识支付。
1.1.1支付的定义
我们可以将支付定义为:付款人向收款人转移可被双方接受的债权资产。这里有几个关键点需要理解:
- “付款人”和“收款人”是支付的参与主体。广义上,付款人和收款人可以是个人、企业、银行等。例如,吃早餐付款时,付款人是个人,收款人是商家;银行间清算时,付款人和收款人都是银行。
- “可被双方接受的”意味着支付资产是双方都认可的。也就是说,如果双方都同意某种东西可以用于交换,那么它就可以作为支付手段。
- “债权资产”中,被公认的可用于支付的资产通常是法定货币,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因此,支付通常是通过货币来完成的。
- “转移”是支付的结果,即货币从付款人转移到了收款人。这一转移过程依赖相应的支付工具,如现金、银行卡、票据、移动支付等。
支付的定义揭示了支付实现的基本原理,这是后续深入理解支付,设计支付系统的基础。
1.1.2支付的发展
支付的发展与货币的发展紧密相连,随着支付技术的不断进步,涌现出了众多支付工具。这些支付工具构成了多样化的支付形态,满足了各种支付场景的需求,并进一步演变成了“大协同”的支付体系。那么,支付是如何发展到如今这样复杂的体系的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发展视角来审视这一演变过程:货币的发展、支付工具的发展、支付系统的发展、支付组织的发展以及技术的发展。货币的发展主要围绕货币的形态、交换成本和支付效率展开。最早期的物物交换阶段并没有货币,商品本身就是交换的媒介。后来,出现了贝壳等早期“媒介型”实物货币,经过漫长的发展,又出现了金属铸币、纸币。相对于金属铸币,纸币携带更加便捷。货币形态的变化极大的降低了货币的存储成本和交换成本,同时提高了支付效率。随着电子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依托于会计记账规范和方法,出现了现在的电子账户及数字化的货币。电子货币的存储成本更低,支付效率更高,特别是在远程跨地区支付场景中,支付流程瞬间即可完成。我相信,未来还将演变出更多新的货币形态。支付工具的发展是支付多样性的基础,当前我国已经存在且使用广泛的支付工具包括现金、银行卡、票据、预付卡等。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丰富多样的支付工具,才能发展出当下如此多的支付方式,满足各种场景下的支付需求。随着货币和支付工具的发展,众多支付组织逐渐产生并发展起来。如为社会提供主要结算服务的银行,为银行间提供跨行清算服务的清算组织(如银联),以及提供支付监管和支付系统的央行(即中央银行,在我国就是中国人民银行)等。这些组织存在于支付体系的不同层面,相互协同,共同构建了当下的支付体系。现代支付离不开支付系统的支持。如人民银行的二代支付系统、银联的银行卡跨行清算系统、各个银行的行内系统,以及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系统。这些系统通过网络连接到一起,相互传递和交换支付指令,为社会提供了电子化的支付网络设施。因此,现代支付的发展离不开货币、支付工具,支付系统以及众多组织的协同参与。在支付全球化的背景下,全世界的经济活动也通过支付系统紧密的连接在一起。
1.1.3支付的过程
支付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交易、清算和结算,这是支撑所有支付行为的核心框架。
- 交易:即用户发起支付、确认身份、生成交易单据等一系列操作。
- 清算,是基于已生成的交易单据进行数据交换、归集以及清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会完成交易本金和手续费的计算,按照对象汇总生成应收应付金额,并通过支付系统将相关信息发送给清算方。
- 结算,是根据清分结果完成资金最终实际转移的过程。
以我们口渴了去超市买水为例:与老板确认购买水的品牌与价格,这一过程即为交易;我们使用银行卡(支付工具)在超市的pos机(支付终端)上刷卡(支付动作),这相当于清算的过程。最后,我们银行账户中钱的转移到商户的银行账户中,这就是结算的过程。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化的描述,实际过程中还会涉及收单机构对商户的结算、商户提现、机构对外付款等一系列环节,最终资金才会转入到商户的银行账户中。所以,支付也可以定义为:依托货币作为媒介,通过支付工具进行货币转移,最终实现商品或服务与货币之间的价值交换行为的过程。要更深入地理解支付,就需要先了解与支付相关的一系列概念名词。
1.2.支付类名词解析
图1展示的是一家O2O企业的支付结算业务流程架构,该架构全面覆盖了收款、清算、结算、出款以及内部系统等与支付业务紧密相关的各个环节。
图1某O2O企业的支付结算业务流程架构
图1左上角区域展示的是支付环节。在这一环节中,用户在平台的电商端下单购买服务后,前端会调起收银台,引导用户完成支付操作。内部支付系统则处理提交的支付请求,对支付要素进行检验和处理,最后将支付指令发送至外部支付渠道,完成最终的收款业务。
接下来,我们对支付环节中的一些名词进行解读:
1)支付应用:指可以直接用于进行支付操作的网页或软件,如微信App、支付宝App、银联云闪付App等。
2)支付场景:指发起支付的具体模式或情境,包括线上场景(如在线购物、手机话费充值、在线缴纳水电费、购买网络应用会员等)和线下场景(如线下扫码付款、pos机刷卡支付等)。
3)支付类型:根据支付业务的不同种类,可将支付分为以下几类:
- 支付: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进行付款操作。
- 退款:对原订单进行逆向处理,将原收款按原路退回给用户。
- 充值:将银行结算账户中的资金转入平台余额账户。
- 提现:将平台账户中的余额转入用户指定的银行结算账户。
- 打款:通过付款通道向商家进行结算,将资金转入商家的银行结算账户。
- 打款退回:打款的逆向操作,通常发生在打款失败的情况下。
- 转账:指将一个银行账户的资金转移到另一个银行账户,泛指账户之间余额的转移。
- 调拨:公司内部因为业务需要,将一个银行账户里的资金转到另一个银行账户。
- 归集:公司将多个分散的账户里的资金集中转入一个账户,进行统一管理。
按支付通道的不同,支付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 快捷支付:直接绑定银行卡进行支付,后续支付时无需再次绑定银行卡。
- 网关支付:通过跳转到银行的网上银行页面完成支付。
- 代扣支付:按照签订的代扣协议,由收款方发起,定期从用户账户中扣除资金。
- 认证支付:付款人提交银行卡相关信息(如卡号、密码、CVN2、有效期、预留手机号等),由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验证以完成支付。
按业务双方性质的不同,支付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 B2C支付:个人(买方)与企业(卖方)之间的支付业务。
- B2B支付:买卖双方均为企业时,因交易而产生的支付业务。
- 跨境支付: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支付业务。
4)支付方式:指用户在支付时所选用的支付手段,例如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其他常见支付方式如下:
- 银行卡支付:支付时通过绑定银行卡进行付款,如快捷支付。
- 余额支付:商户平台为用户开通的虚拟账户,用户可使用账户余额进行支付。
- 白条支付:使用平台提供的授信额度进行支付的支付方式。
5)线上收银台:指直接面向用户、用户可选择支付方式并提交支付请求的线上支付场所。线上收银台分以下几类:
- PC收银台:在电脑网页上完成支付的收银台。
- H5收银台:在手机内H5网页上完成支付的收银台。
- API收银台:由机构提供,供商户使用的接口形式收银台。
- 硬件收银台:如POS机、mPOS机、收银一体机等硬件设备中的收银台。
- SDK收银台( 软件开发工具包):又称支付SDK,指由商业银行或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的具有收银台功能的软件工具包。
6)支付通道:指由机构提供的用于接收和处理各类支付请求的接口集合。根据提供机构的类型,支付通道可分为以下几类:
- 第三方支付通道:由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的支付通道。
- 银行支付通:由银行提供的支付通道,如银行提供的快捷支付通道。
- 清算机构支付通道:由清算机构提供到支付通道,如网联的协议支付通道。
根据所处理的支付类型不同,支付通道分可为以下几类:
- 收单类支付通道:专门用于收款的支付通道。
- 付款类支付通道:专门用于付款的支付通道。
- 垫资类支付通道:支持使用授信额度进行透支支付的支付通道。
- 跨境类支付通道:用于跨境支付的支付通道。
7)通道成本(费率):指使用通道所需要支付的手续费,例如按照每笔交易金额6‰费率支付手续费。8)通道接入方式:根据通道使用方接入通道提供方的形式,通道接入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类:
- 直联:直接接入通道提供方,如直接接入微信或支付宝。
- 间联:通过一个中介方接入另一家机构的支付通道,如第三方支付机构通过网联接入各家银行的支付通道。
9)支付路由:即通道筛选服务,当用户发起支付请求时,系统会根据预配置的筛选规则,挑选出一条最优的支付通道进行处理。10)支付限额:指为支付行为设定的金额限制,主要目的是防范风险。常见的支付限额类型包括单笔限额、日累计限额和月累计限额等。
1.3.交易类名词解析
交易是支付的前提,买卖双方只有在完成商品或服务的匹配、价格谈判和合同签订后,才会进入支付环节。因此,在做好支付的同时,也需要确保交易的顺畅,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线上购物体验。
如图2所示,整个交易过程包括选购、计价和下单等多个环节。选购环节从用户进入客户端开始,用户在客户端挑选所需商品,并将选中的商品到添加到购物车中。下单环节是指用户将购物车中的商品提交至平台,并进入订单填写页面填写订单相关信息,如收货地址、发票抬头等。在下单过程中,还会涉及计价环节,主要是计算订单的优惠信息以及应付金额(即用户应该支付的总金额)。
图2 典型的交易业务流程架构
以下是交易环节中常见的概念:
- 购物车:用于暂时管理用户已挑选的待结算商品的产品模块。
- 计价:交易过程中的计费环节,用于计算当前订单的优惠金额及应付金额,具备自动匹配优惠活动及推荐最佳搭配组合的能力。
- 订单:用户购买商品或服务时生成的业务单据,记录用户信息、商品信息等交易详情,是交易过程中的核心单据。
- 履约:用户完成支付后,平台按协议兑付商品或服务的过程。
- 账单:用于支付收款的单据,主要记录订单信息、用户信息及待支付金额等。一个订单可对应多个账单,便于实现一笔订单多次支付的交易模式。
- 支付明细:指账单中的支付记录详情,如一个100元的账单,用户用微信支付60元,使用了一张20元的优惠券及满减20元,将对应三条支付明细。
- 第三方流水号(外部流水号):支付成功后,渠道方返回的唯一交易流水号。
1.4.清结算类名词解析
从交易开始的那一刻起,就明确了各利益相关方——谁带来了客户,谁提供了商品,谁提供了服务。所有参与者都能从本次交易中获得应得的收益。利益的分配和交付需要一个庞大的体系来支撑,这个体系就是清结算体系。清结算体系的主要职能是在交易完成后,对各方利益进行清分、记账及资金结算。一个典型的清结算体系至少要达到“算明白,记明白,结明白”的标准。
图1右上角区域所示是清算环节,该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对交易进行清算和记账,清算各参与方的债权债务,并将结果记入相应账户。同时,还会处理内部其他系统提交的清算请求,如因差评、物料领取等原因所产生的罚款、物料费等费用。
图1下方区域所示是结算出款环节,该环节基于平台账户记录,向商家发起最终结算,将商家的收入打入其指定的银行结算账户。
下面解读与清结算相关的名词:
- 清分:计算各参与对象应收或应付的金额,明确应该给谁多少钱。
- 费用项:为交易场景中发生的款项设定的名称,如交易手续费、商家结算收入、佣金等。
- 入账规则:为不同业务下产生的费用项设定的计入账户的规则,包括入那个账户、收支方向、是否需要冻结等。
- 入账:将清分结果计入对应对象账户的过程。
- 分账:按照预先设定的规则,将一笔收款资金分割成多份的过程。
- 结算周期:与商户约定的结算频次,如实时结算、次日结算、下个月1号结算等。
- 清算文件:银行或三方支付机构提供给商家的,一个交易周期内的交易记录明细文件。
- 结算文件:银行或三方支付机构提供给商家的,一个交易周期内的账户动账明细文件。
- 轧差:一种正负方向账务相抵的处理方式,即将相反流动方向的款项汇总抵消,如收款100元,手续费6元,轧差后的净收款为94元。
2.支付的账户基础
电子账户是电子支付的基础。根据账户在支付过程中的不同用途,可以将账户分为用户支付账户、结算过渡账户、清算往来账户、已清算应收付账户以及XX存款户等。而从所属机构的角度来看,账户又可以划分为央行清算账户、银行结算账户、第三方支付机构支付账户以及企业虚拟账户等。
2.1.完善的账户体系
金融监管的本质是对不同机构的不同类型账户进行差异化监管。例如,银行的个人结算账户和企业结算账户就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监管条例;而个人结算户的一、二、三类户又拥有不同的交易权限。这样层次分明的账户体系,为我国的支付清算体系提供了坚实的账户基础,使得各类资金能够在不同机构、用户之间顺畅流转。正是得益于这样丰富完善的账户体系,电子支付才得以高效实现。将这些账户绘制成图,可以清晰的看到不同组织、不同账户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图3全局账户体系
2.1.1央行的清算账户
央行的银行清算账户及三方备付金账户,是享有国家级信用的最高信用级别账户,用于存储着各银行和支付机构在央行的货币存款。
这些资金主要用于银行和三方支付机构的资金监管,以及他们之间的资金清算,包括银行间的资金清算、支付机构与银行间的资金清算、以及支付机构间的资金清算。资金清算通过借记或贷记支付机构的账户来实现,同时,清算组织也可以向央行发起即时转账,以促成各机构间的资金清算。
2.1.2银行结算账户
银行结算账户是依托银行信用的账户,用于存储个人或企业在银行的货币资产。根据账户所属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个人结算账户和企业结算账户,如图4所示。
图4 银行的结算账户
银行的结算账户用于个人与个人、企业与企业以及个人与企业之间的支付结算,通过贷记或借记相应账户来实现。例如,企业要给员工发工资,银行可以通过借记企业结算账户,同时贷记个人结算账户来完成工资的发放。
2.1.3三方支付账户
三方支付账户是第三方支付机构根据客户的真实意愿为其开立的电子簿记,用于记录预付交易资金余额和反映交易明细信息。该账户不能透支,不得出借、出租或出售,客户也得不能利用支付账户从事或者协助他人从事非法活动。三方支付账户根据开立时的验证要素数量,可以分为I类、II类、III类三个等级,不同等级的支付账户具有不同的功能权限和付款限额,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支付账户分类及说明
2.1.4企业自建虚拟账户与支付
企业虚拟账户是由普通企业根据支付业务需要自建的账户,依托企业信用,用于记录各类账务信息。相较于上述其他类型的账户,企业虚拟账户在信用层面相对较弱。例如,一些企业自建的押金账户,若企业经营不善,可能导致用户押金无法提现,这反映出企业虚拟账户对用户而言,信用和安全等级较低。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业务需要,灵活设置和命名企业虚拟账户,如用户押金账户、红包账户、商户收款账户等。
2.2.账户的协同
上述不同机构的账户并非独立存在、毫无关联,而是相互协同、分层运作的。下面以将支付宝账户余额提现至招商银行卡为例,来说明这些账户在支付过程中的协同作用。
首先,用户在支付宝应用内发起提现申请,支付宝扣减用户账户余额后,向银联发起付款请求。银联随后将支付请求转接给招商银行。
其次,招商银行接到指令后,将资金贷记至客户在招商银行开通的个人结算账户,完成资金入账操作。
最后,银联向央行发起支付宝和招商银行之间的清算请求。央行借记支付宝的备付金账户,贷记招商银行的清算账户,至此完成两者之间的最终资金清算。整个提现流程如图5所示。
图5 支付宝提现流程图
3.支付工具
支付工具(如现金、银行卡、票据、预付卡等)是传递收付款人支付指令,实现债权债务清偿和资金转移的载体。为了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支付需求,产生了各种类型和用途的支付工具。例如,我们坐公交使用的公交卡就是一种支付工具,它替代了人工投递实物货币,极大提高了支付车费的效率。
支付工具按照是否涉及现金,可以分为现金支付工具和非现金支付工具。非现金支付工具相对于现金支付工具而言,可称为新型支付工具。它不需要进行直接的现金交割,而是更多地以账户货币为基础来实现资金转移。
3.1.卡基支付工具
卡基支付工具主要分为银行卡和储值卡(也叫预付卡),如图6所示。
图6 卡基支付工具分类及发行机构
银行卡是由商业银行向社会发行的信用支付工具,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它主要分为借记卡和贷记卡两种。借记卡不允许透支,而贷记卡是银行或信用卡公司向资质良好的个人或机构签发的一种信用凭证,允许持卡人透支。储值卡则是由非金融支付机构发行的,具有钱包性质的卡种。
3.2.票据支付工具
票据是出票人约定由自己或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指定日期向收款人或者持票人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的可流通转让的有价证券。票据主要分为汇票、本票、支票三大类,如图7所示。
图7 票据分类
3.2.1汇票
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一种票据,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汇票有点像白条,持票人可以在指定日期向委托人要求支付。汇票主要分为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两种。
银行汇票是银行应付款人的请求,在收取手续费和足够保证金后签发给付款人,再由付款人交付给收款人的一种票据,如图8所示。一些小银行因分支机构较少,其汇票业务可以委托代理行进行兑付,或者由代理行代为发行和兑付。
图8 银行汇票使用流程
商业汇票是由企事业等单位签发的一种汇票,委托付款人在指定付款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其使用流程如图9所示。
图9 商业汇票使用流程
商业汇票根据承兑人的不同,可以分为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其中,商业承兑汇票使用较少,而银行承兑汇票占据了汇票市场的90%份额。对企业而言,银行承兑汇票是对其信用的一种背书。银行会提前考察企业的资质,帮助企业分担风险,并收取一定的保证金和手续费。在贴现和转账过程中,银行都能获得收益,因此这对银行来说是一个不错的收入来源。
3.2.2本票
本票是申请人将款项存入银行后,由银行签发的一种票据,用于办理统一票据交换区内进行转账或者支取现金。与汇票不同的是,本票不能跨票据交换区使用。其使用流程如图10所示。
图10 银行本票使用流程
3.2.3支票
支票是由出票人签发的一种票据,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支票可分为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两种。
若收款人在兑换时,付款人账户资金不足,即我们常说的“空头支票”。开具空头支票将受到相应惩罚,如需支付票面金额5%且不低于1000元的罚款,持票人有权要求赔偿支票面额2%的损失,情节严重时,还可能被停止签发支票的资格。支票的使用流程如图11所示。
图11 支票使用流程
4.支付组织与系统
整个支付体系的顺畅运行依赖于庞大的组织生态。如图12所示,这些组织及其之间的协作关系清晰明了:商户通过聚合支付服务商或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的支付方式向用户收款;收单支付机构则通过清算机构,向账户侧支付机构或发卡行发起支付申请;清算机构负责提交机构间的清算净额至央行,进行最终的资金结算。
图12支付组织生态及协作关系
4.1.多样化的支付组织
接下来,我们将对图10中所示的各支付组织进行详细介绍,帮助大家理解每个支付组织所承担的“支付职能”及其运行的主要支付系统。
4.1.1三方支付机构
商户平台进行收付款离不开第三方支付机构。支付机构是指非银行支付机构在取得了人民银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后,可以从事相关支付业务的企业,如微信支付、支付宝、汇付天下等。这些支付机构通过提供各类收付解决方案,为交易平台提供支付服务,包括小程序支付、H5支付、App支付等。
根据提供的支付服务内容,支付机构可以分为收单侧支付机构和账户侧支付机构。
(1)收单侧支付机构
收单侧支付机构主要服务于商户,为商户提供网络支付、银行卡收单、预付卡等收款服务。以商户入网为服务的起点,商户与支付机构签约适合自己业务的支付解决方案后,可以向用户输出下单支付、账户充值、余额提现等支付能力。商户可以选择接入接口或跳转支付机构提供的页面等多种形式来接入收单类机构的支付服务。
(2)账户侧支付机构
账户侧支付机构主要服务于个人用户,为用户提供零钱账户服务。这类支付机构以用户实名鉴权开户为支付服务的起点,以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为主要代表,还包括和包、壹钱包等机构。用户可以将银行卡与零钱账户绑定,建立银行结算账户与支付账户的连接,然后将银行账户资金充值到零钱账户中,或将零钱账号中的余额提现至绑定的银行卡。用户还可以直接使用零钱账户余额向商户付款。
目前,除部分支付机构已间联接入微信和支付宝外,其他大部分支付机构之间并不互通。因此,用户在A支付机构的零钱一般只能支付给A支付机构的商户,如支付宝的零钱不能支付给微信的商户。然而,随着越来越多支付机构之间逐渐通过清算机构实现互通,这种不便利的情形将被打破。例如,京东支付和微信支付已在商户收款码和用户付款码层面实现双码互通。
4.1.2清算机构
清算机构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设立的,持有《支付清算业务经营许可证》,并向参与者提供支付清算服务的组织。其主要职能是建立和维护支付信息交换网络,为会员机构提供信息交换、清算和结算等服务。例如,为办理票据和结算凭证等纸质支付指令提供交换和清算服务,为银行卡支付业务提供支付指令的交换和清算服务。
常见的清算组织及其主要从事的清算业务如下:
-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运营全国的银行卡跨行信息交换网络系统,提供银行卡跨行信息交换支付服务,同时与网联共同为网络支付提供收付清算服务。
- 网联清算有限公司(NetsUnion Clearing Corporation,NUCC):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的运营机构,于2017年8月在京注册成立。其主要处理非银行支付机构发起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提供公共、安全、高效、经济的交易信息转接和资金清算服务。
- 城市商业银行资金清算中心:成立于2002年10月,是由多家城市商业银行发起成立的会员制组织,主要经营城市商业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的银行汇票资金清算等业务。
- 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是有30家省级农村金融机构共同发起成立的全国性股份制非金融企业,向全国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及其他地方性金融机构提供实时电子汇兑业务、银行汇票业务的异地资金清算和个人存款账户通存通兑业务的资金清算等服务。
- 其他支付清算组织:例如为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提供登记、托管、交易结算服务的中央债券登记结算公司,以及为证券市场提供证券交易清算和算服务的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等。
我们通一个特殊的案例来加深对清算机构信息转接职能的理解,如图13所示,是一个由银联和网联两个清算机构同时参与的跨机构信息转接支付场景。商户使用的是汇付天下的收款服务,汇付天下通过银联间连接入了微信支付。用户付款时使用的是微信的绑卡支付,绑定的是招商银行卡。而微信支付通过网联将支付指令转接给了招商银行。
图13两个清算机构同时参与的支付场景
图14展示了网联在支付业务中的位置和作用,图的左半部分代表收款业务,右半部分代表付款业务。其中,“前置系统(RCMP)”指的是备付金热点账户前置系统。该系统旨在解决因备付金集中存管而产生的热点账户问题,具体功能包括管理已映射额度以及处理支付机构通过网联平台(EPCC)形成的业务。
RCMP系统由额度管理模块和账户管理模块组成。账户管理模块负责为各支付机构建立账户,而额度管理模块则负责监控可用额度并管理已映射额度。
图14网联的系统组成和处理流程
4.1.3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是通过存款、贷款、汇兑等业务,扮演信用中介角色的金融机构。其主要业务范围包括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以及办理票据贴现等,像我们熟知的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都属于商业银行。银行的支付处理主要分为清算指令处理和资金处理两大类,这两类处理分别由行内支付系统和银行核心系统来完成。
- 行内支付系统:负责通过联机交易处理支付业务,并驱动银行核心系统完成用户账户的动账操作。它能够处理所有外围系统(如柜面系统、ATM、网银等)的业务请求,以及来自网联或银联转接的外部机构清算请求,还有行内用户的支付请求(如转账、充值、提现等),实现清算、结算、转接与转发等多种业务。
- 银行核心系统:是处理登记内部账、表外账、通用记账、会计总账、计提与损益、用户账等业务的系统。用户的资金存放在这个系统中。
4.1.4央行
几乎所有跨机构的支付业务最终都会汇聚到央行,由央行完成最终清算。支付机构的备付金100%由央行监管。我国的央行即中国人民银行(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英文简称PBC),其主要职能包括宏观调控、保障金融安全与稳定、提供金融服务、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等。
央行为支付业务提供最基础的支付清算服务,为金融市场提供支付基础设施。央行运营的系统包括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小额批量支付系统、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超级网银)、清算账户管理系统、支付管理信息系统、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ACS)以及境内外币支付系统等。
4.2.支付信息化系统
现代支付离不开各类处理数据和收发支付指令的现代化信息系统。前文介绍了一些组织内部所涉及的具体的支付系统,接下来,我们主要从系统建设的视角出发,理解实现支付所需要的最基础系统。
4.2.1三大核心系统
根据处理业务内容的不同,支付系统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交易系统、支付清结算系统和账务系统。这些系统各自承担不同的事务处理职责,不同机构可以根据需要对这些系统进行集成或拆分。例如,央行将支付清算系统拆分成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超级网银系统。
但无论如何拆分,从宏观视角看,其处理的业务都可以归纳为三类:交易信息的处理、支付指令的处理和资金的处理。以网联为例,其支付清算平台EPCC负责处理支付指令,而前置系统RCMP则负责处理账务信息(如机构的各类余额)。
(1)交易系统
交易系统是负责处理业务的核心系统,主要处理商品服务的选购、订单生成及账单生成等业务。交易是支付的前置环节,有了交易才会有后续的支付。在电商类企业中,交易系统起到编排交易全局流程的重要作用。当交易系统收到来自购物线的下单请求后,会创建订单、账单等交易类单据,并向计价、卡券、支付等系统发送请求,完成相关的交易处理。
在支付机构中,交易系统通常会根据支付业务种类划分为多个模块,如收单交易、打款交易、充值交易、提现交易、鉴权交易等。
(2)支付清结算系统
支付清结算系统是负责处理支付指令的核心系统,重点关注支付金额、支付方式等信息。对外,它将支付指令提交给渠道进行资金清算;对内,它将支付指令提交给账务进行内部账务登记。支付清结算系统可以进一步分割为支付系统和清结算系统。其中,“支付系统”对外负责提交支付指令和接收支付结果;“清结算系统”对内负责清算和结算,共同实现全链路的支付业务。
(3)账务系统
账务系统是负责管理各类账务和账户的核心系统,不同机构的账务系统架构存在很大差别,管理的账户种类和适用的监管条例也不同。例如,支付机构的账务系统主要管理支付账户,银行的账务系统主要管理结算账户,而网联的账务系统则主要管理机构的虚拟账户。账务系统通常由账务服务、账务子系统、财务处理子系统、会计子系统、账户子系统等部分组成。
4.2.2组织通过系统进行连接
每个组织内部都包含交易类、支付清结算类、账务类等系统。支付服务组织通过这些系统与其他组织形成直接或者间接的通信和连接。不同机构之间通过支付通道直接通信,而机构内部则通过交易、支付、清结算、账务等系统处理支付业务,如图15所示,图中列举了交易平台、支付机构、清算机构、商业银行、央行等组织及其系统构成。本小节主要是先让大家认识这些组织和及其内部的个别系统,以及他们之间的协作关系。
图15支付组织及其系统组成
5.支付产品
企业对支付方案的选择,实质上就是对支付产品的选择。各支付服务组织要将自身的支付能力包装成商户可以轻松接入并使用的“支付产品”。
5.1.什么是支付产品
支付产品,是由支付机构或者银行提供给企业使用的,用于实现收款、打款等支付业务的支付解决方案。它是一个支付服务能力的集合,涵盖了应用场景、监管规范以及接入方法等多个层面。如微信H5支付、网银支付、扫码支付等,都是典型的支付产品。图16展示了汇付天下官网上所列出的部分支付产品。
图16 汇付天下官网展示的部分支付产品
支付是一个特殊的业务领域,企业需要获得相应的资质才能开展支付业务,如网络支付、银行卡收单、消费贷款等。第三方支付机构、银行和清算机构都能够向商户直接提供支付产品,其中第三支付机构是主要的提供者。
因此,当你需要接入支付产品时,可以根据自己的业务模型,去寻找合适的机构并选择相应的支付产品。从图1-16可以看出,支付产品都具有明显的使用场景特征,比如是适用于APP场景还是H5场景。这是支付机构为了实现差异化竞争,对基础支付能力做的产品化包装,旨在满足不同场景下商户的支付需求。
5.2.支付产品的基础信息及分类
当我们想要了解或者接入一款支付产品时,可以查阅该产品所属机构的开放平台提供的相关产品信息,以便分析该产品是否适合我们的业务需求。这些产品信息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产品介绍:阐述产品适用的业务范围、产品特点等基本信息。
- 接入指引:说明接入该产品的具体流程和注意事项。
- API列表:列出产品的功能列表、接口定义、调用方法等核心信息。
建议产研人员按照以下顺序和方面来深入了解一款支付产品:
- 获取产品说明文档后,首先研读“产品层面”的介绍,判断该产品能否满足需求。例如,了解产品的业务框架、主要支付能力等内容。
- 接着研读技术文档,重点关注产品的接口列表和具体交互流程。这有助于我们设计后续的逻辑流程。
- 最后,查看每个接口的传参要求和规定,这将加深我们对产品的理解,并使我们的系统方案设计得更加精准和详细,有利于项目的最终落地实施。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支付产品:
- 收款类支付产品:顾名思义,这类支付产品用来收款。例如,我们在京东购物时使用微信支付,这时就是利用了微信为京东提供的收款类支付产品。
- 付款类支付产品:付款类支付产品是将钱付出去。比如,商家要将收款账户里的余额提走,这时就会使用付款类支付产品。微信的“付款到微信零钱”就是一款应用场景非常明确的付款类支付产品。
- 代扣类支付产品:这类产品要求用户先签订代扣协议,然后平台按照约定的时间和频次主动从用户账户中扣减资金。会员自动续费、乘车时的先享后付、基金的定投等场景都会用到代扣类支付产品。
- 跨境支付产品:跨境支付产品专门用于实现货币的跨境支付。与国内支付相比,在资质、清算模式、信息流以及资金流方面都有所不同。
- 银企直联支付产品:这类产品是银行为企业提供的,用于管理银行企业结算账户。企业通过这类产品可以直接接入银行,通过自建平台管理在该行开通的相关银行账户,包括查询账户余额、查询账务流水、申请付款等基本的账户操作功能。
- 钱包:是基于用户的零钱账户打造的一款资金管理产品。用户可以进行充值、提现、下单消费等操作,其中管理账户余额是核心功能。与其他只能简单地收钱或付钱的支付产品不同,钱包还具备管钱、实名认证、绑卡、设定支付密码等功能。
- 分期支付产品:分期是一种特定的交易场景,即一笔交易不是一次性完成支付,而是分多次进行。分期支付产品有很多,如支付宝的花呗。这类产品属于消费金融的范畴。
- 分账类支付产品:这类产品主要用于解决二清问题。一笔收单完成后,可以借助分账类支付产品按照约定比例将款项分给利益相关方。
- 行业解决方案类支付产品:这类产品主要为了满足特定领域的支付需求而设计,相对通用支付产品,用户体验更好,与业务场景更加契合。要实现一款行业解决方案类支付产品,需要在基础支付功能之上增加一些能够满足该领域个性化需求的支付功能,如生活缴费类解决方案、航旅支付解决方案、教育支付解决方案等。